8月28日(今日)下午,致遠互聯首屆廣東國企信息化高峰論壇在TIT創意園會議中心舉行,致遠互聯攜眾多國企代表共同探討如何更好用硬核科技+投資驅動領跑“新基建”,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
本次論壇主要出席人員包括廣交投集團、廣東建工、廣汽集團、廣州建筑、珠江啤酒、珠江鋼琴等廣東省屬、市屬國資監管企業信息化負責人,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數字產業處二級調研員梁海珍,廣州市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建軍受邀出席。廣州致遠互聯總經理黃屹、保利商業IT負責人黎偉彬、博爾森咨詢研究院院長黃斌全等發表主題演講。
時代永遠在快速變化,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在這里,首先我是很感恩,感恩我們強大的祖國,因為我們國家在大力推動這個新基建,是整個國家智慧的體現;其次在疫情期間,我看到了很多大中型的國企的無私奉獻和擔當。所以,借此機會,我想對所有的國企代表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信息基礎的設計如何升級、如何融合基礎設施、如何創新?這個問題看上去很寬泛,但有一句很適合的就是:最終一切終將在線。
中國企業尤其是國企做數字化升級轉型的空間是巨大的,但也同時面臨著三大不容忽視的挑戰:
● 有話語權的用戶年輕化,屬于數字原生態的一代。他們的想法和觀念,都在倒逼企業做思維變革與創新。
● 整個數字化升級轉型的本質實際上我認為是促進每一個企業業務增長,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甚至是商業生態的重構。業務快速的在變化,需求快速的在變化,對數字化是一種巨大的壓力。
● 企業信息化轉型的過程中對人才的巨大需求,供給側的壓力很大;
我們是保利發展旗下的一個全資子公司,是保利企下的商業地產投資運營平臺,經過多年的發展,有完善的產品體系,目前在運營的項目有100多個,分布全國各地。
2014年,為配合公司發展戰略,保利商業梳理了信息化建設思路,也對內部的管理、信息化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主要有以下幾點:
● 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較大,區域廣,處于高速發展進程中。但公司內部流程仍依賴于傳統的紙質簽批,經營管理數據依賴人工統計,管理的觸覺無法達到內部的末端,決策層無法快速全盤掌握公司經營管理現狀。
● 預算管控作為公司資源調配業務開展的重要抓手,在沒有信息系統支撐的情況下會出現預算缺乏歷史數據支持、預算顆粒度低、難以監控執行過程,預算目標與執行結果偏差大等問題。
● 信息系統太多,系統之間不互動,形成信息孤島,難以推動業財一體化。
對此,公司開展了協同運營平臺的建設,整合各個業務系統并提出四大目標:統一工作入口,提升工作效率和執行力;實現全業務流程電子化;梳理預算管理體系,通過系統固化落地;平臺實現移動化、智能化、全員化。
第一,數據的大流通,統一了數據的口徑,為決策層提供了精確全面時的數據;
第二,精細化層面的管控,大幅降低了項目的運營成本,加強了采招的合規性等;
第三,高效協同,理清了我們的權責體系和優化了我們的工作流程;
后續,我們將在系統功能、大數據、中臺治理等三方面深化我們對系統的應用。
“四看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
——博爾森咨詢研究院院長 黃斌全
看問題:國企信息債務積累的不良反應
現階段,大量國企業務發展與技術轉型發生分化,“信息債務”的不斷積累引發了大量企業運營管理上的協同性、應用性、安全性問題。
● 信息化系統建設滯后
1.公共基礎應用架構不足,缺乏最基本的企業內部門戶(員工工作臺)系統;
2.信息標準化建設落后,企業各業務板塊之間、本部及系統企業之間信息化建設行動不一、標準不一。
● 業務與技術“兩張皮”
1.業務系統各自為政,企業內部煙囪林立,造成大量重復投資,難以集成應用,難以形成數據共享;
2.業務資源的有效整合和業務全鏈條、全方位管理難以形成。
● 企業架構適應性不足
1.系統基礎架構不能滿足平臺化、網絡化、集成化的要求;
2.系統延展性不足,缺乏與客戶和產業生態相關主體直接互動的平臺和流程,生態化、智能化程度較低。
● 數據歸集與應用落后
1.公司全城數據沒有完全歸集,存在大量多元異構數據;數據分析和應用水平較差;
2.傳感器覆蓋不夠充分,網絡覆蓋和寬帶有限,邊緣計算能力不足;物聯網平臺缺乏海量物聯管理能力。
● 網絡安全面臨挑戰
新技術的應用和新業務的形成使公司網絡與數字化應用邊界逐漸擴張,但數字化轉型中網絡安全缺乏歸口管理、統籌協調、整體推進,技術管控力度和深度不足,網絡安全面臨全新挑戰。
看趨勢:新時代國資布局領域的新要求
在新的發展周期,國資國企將通過多種方式、多種載體,圍繞未來城市功能、新興產業發展、創新要素集聚謀劃布局,培育經濟新動能。
圍繞區域國資布局的基本原則,“十四五”大部分國有企業的戰略布局和業務構建思路將發生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的實現與企業內外部數字能力緊密相關。
“八大”關注重點,“十四五”國有企業戰略布局方向
● 重“鏈式整合”
要在聚焦主業基礎上發展一體化產業鏈,在目標上由業務板塊化向產業鏈整體強健轉變。
● 重“增量布局”
國有企業要成為國有資本增量布局的戰略先導者,對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支持。
基礎設施建設從規模向效率轉變,通過投資布局推動基建能效發揮,獲得多領域的價值增量。
● 重“經營平衡”
大量平臺型公司、公益性/準公益性企業需要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現金周期平衡。
● 重“集群構建”
以產業園區/集群構生態、以生態促創新,是新興技術產業在全球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選擇。
● 重“科創服務”
如何營造創新環境,打造產業創新發展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將成為國資國企的全新功能。
● 重“商業模式”
產品與服務如何通過市場、渠道、能力的構建來響應用戶的需求,提高黏性,是業務發展的關鍵要求。
● 重“品牌激活”
老字號激活與新品牌樹立,成為各地突出城市產業結構特征和國資國企名片的重要選擇。
充分利用好新的發展要素、載體和動力,以提升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
“數字經濟是指以使用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2016年G20杭州峰會《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
國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既要優化內部運營效率、提升產品服務水平,又要通過資本配置營造區域的數字經濟環境。
看方向: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線圖
黃斌全表示,通過前面的判斷,國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通常有三種代表性路徑,圍繞數字化業務、數字化產品和數字化生態來展開。
看價值:國企數字化價值的全方位釋放
對應于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線圖,在不同的轉型階段,國有企業將圍繞“業務協同、資源共享、數據互通、生態賦能”由內而外的釋放價值。
“三大要求”實現不同價值對應的國企數字化轉型
企業數字化絕不僅是技術的故事,更是關于經營活動各部門、全鏈條的轉型故事,是集業務、組織、技術與變革管理于一體的綜合工程,轉型工作需多管齊下,協同并進。
在會議尾聲,各國企信息化負責人就企業內部數字化轉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以下摘選部分交流成果:
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得到決策層的支持?
博爾森咨詢副總裁謝仁杰:如何讓數字化轉型落地,得到決策層的支持,是大部分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從我的經驗來看,首先,要清楚數字化在自身領域的定位是什么?其次,要明確自身優勢在哪里?自身核心價值在哪里?最后,我們要解決什么業務問題?
你會發現,當你慢慢解決一些業務問題,就能得到領導的支持。
剛開始,可能老板沒有感知,特別是這幾年有很多新概念,他們不懂就不愿意做。我建議我們先在真實可控的領域做出效果來,之后不斷地迭代,不斷往前走,我覺得這個效果會非常直接。
另外,選擇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也很重要。
企業起步階段,業務技術兩張皮如何相互促進?
博爾森咨詢研究院院長黃斌全:這個我最近也有一個企業的案例,他是老企業重新整合后成立的一個新企業,基本上是零IT基礎,但是他們的想法很大,又想做業務中臺、又想做數據中太,還要滿足企業中的最基礎的辦公應用;那怎么排序呢?
最后我們探討出來一個思路,大家可以探討下可行性:企業在進行其公共應用的基礎架設時,同步孵化中臺。當然,在頂層設計的層面,我們清楚知道是可行的。但是落地層面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他的接口、技術應關注什么?謝總在這塊還是有些個人觀點;
謝仁杰:我們現在常用的一種模型可以推薦給您參考。一個是業務價值、第二個是業務的緊迫度、第三個是系統的耦合程度,通過這三個維度來去評估系統的排序,再加上企業實際場景需要的如領導重視程度等其它個性化維度,綜合來去評估。
按《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我國將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此次論壇就“新基建”機遇下的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方向及路徑做了詳細的解讀及分享,助力國企駛入數字化轉型快車道,形成增長新動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