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研究
全文共4142字 閱讀時長約10分鐘
引言
理解科技金融,本質上是理解科技與金融在互動過程中如何通過更精準的匹配供需要素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本專輯《解碼科技金融系列》從科技金融演進的歷程出發,梳理我國科技金融發展不同階段的主要特征和演進邏輯,進而通過金融和科技在技術層面、產業層面、企業層面的對接,理清科技金融的三種理解范式,為不同資源稟賦載體找到價值之錨。
本文為解碼科技金融系列第二篇,政策篇可點擊《解碼科技金融:前后30年政策的演進與實踐》查看。
當前,中國經濟處于轉型升級期,新舊動能亟須轉換,科技創新將成為經濟高質量增長的主要引擎。
金融可以有效引導社會資源配置,通過精準匹配科技產業、科技企業、科學技術不同層次的需求,提供資金中介、交易渠道、價值發現等服務,最終實現金融支撐、促進科技創新的目標。
然而,在傳統以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中,存在資金價格高、周期偏好短、風險偏好小、行業認知低等問題。所以,傳統金融體系無法適配科技創新發展的全部需要,需要對原有金融體系進行革新以更好地培育創新要素、支撐創新主體、放大創新效益。
在這樣的背景下,科技金融應運而生。
02、“一種模式”——科技金融是什么?
狹義的科技金融是指銀行、證券與保險等金融機構運用創新金融工具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資金支持。
廣義的科技金融是指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創新金融產品,改進服務模式,搭建服務平臺,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和金融服務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統安排[1]。
廣義的科技金融為科技創新主體提供的價值包括資金的配置、服務平臺的搭建和載體的構建。
資金的配置——可以使社會資源流向科技行業,推動科技的發展;
服務平臺的搭建——可以解決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降低風險;
載體的構建——可以提高科技產業的聚集性,產生外部經濟、創新效益和競爭效益。
03、“兩對關系”——科技和金融如何互動?
縱觀科技與金融的互動過程可以發現,在早期,科技與金融存在訴求相悖的階段。
從科學理論到科學技術的階段,不產生直接經濟效益,風險高、周期長、對資金需求量大,難以滿足金融機構的資本報酬與風險控制要求。
從科學技術到科技產品的階段,技術實現了商業化、市場化,金融機構通過創新金融工具為科技企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科技企業通過科技產品創造價值,給予金融機構資本報酬。
最終,從科技產品過渡到科技產業時,科技金融的目標是實現科技產業與金融體系相互融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助力創新型國家建設。
圖表1 科技與金融的互動過程
科技金融的本質是通過金融工具、金融制度與各類金融服務等一系列手段促進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始終是科技金融的出發點,只有深刻理解科技端的金融需求,才能更好地進行金融端的供給變革。而縱觀“科學理論→科學技術→科技產品→科技產業”的科技鏈條,不同階段的科技創新主體對金融的需求是不盡相同的。
因此,技術、企業、產業不同視角下,科技金融的目標也是存在差異的,而這樣的差異又進一步地對提供科技金融服務的主體提出不同的資源與能力要求,也決定了科技金融主體的不同范式和發展邏輯。
圖表2 不同視角下的科技金融
科學技術從基礎研究到最終市場化需要經過一個完整鏈條,在這個鏈條的各個環節中,因科技的特殊屬性,會面臨不同的痛點:
第一,基礎技術研究周期長,不確定性高、風險高;
第二,技術轉化階段主體不一致,協同難度大;
第三,科技研發和成果應用脫節,產學研用協作機制不完善。
以人工智能行業為例,因其基礎技術研究周期長,不確定性高、風險高,國內對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偏向應用,缺乏對基礎層的關注與支持。
特別是處理器芯片領域,該領域接受的融資額僅占我國人工智能投融資總額的2%,遠低于應用層面計算機視覺與圖像識別等相對成熟的應用領域。
同時,在人工智能領域中,部分科學家創業的企業,因研發團隊和產品工程團隊不能很好地協同合作,使得通用的研發成果不能很好地被應用于工業實踐,實現產品落地。
人工智能產品市場化的道路上困難重重。
自“雙創”以來,孵化器遍地開花,但是把目光投放到人工智能上來的孵化器卻只有很少一部分。原因是目前孵化器無法與人工智能創業企業形成匹配的互助關系,拉近技術和產業的距離,只有當人工智能創業企業的技術被應用于合適的生產場景,才能實現市場化,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在技術視角下,科技金融的核心是跨界集聚資源,解決“最后一公里”的銜接問題。
科學技術從前沿研究到技術轉化再到面向終端用戶會經歷漫長的過程,尤其在前期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而且中間經歷的環節和接口多、主體多且訴求不一致等問題,嚴重阻礙科技資本化。
立足于孵化技術的科技金融企業需要“懂技術”。
所謂“懂技術”一方面指的是對科技金融參與主體深刻認識技術早期風險高、周期長的特點。
科技金融參與主體需要提供或者利用政策支持等手段分擔風險、分享收益以彌補市場失靈。另一方面,“懂技術”需要科技金融主體緊跟科技發展前沿,熟悉科研團隊、機構、平臺的運作方式,有效推動各類科創主體的合作,通過一系列手段引導和激勵其在國內外具有重大價值的前沿領域進行研究,并打開技術成果轉化的“綠色通道”。
具體地說,在初始階段時,高校以及科研機構需要科研經費支持科研資源和項目的導入;在技術轉化階段時,技術孵化平臺需要技術轉移資金支持推動可市場化的產品的形成;在市場化階段時,“雙創”企業對技術進行孵化和營銷需要風險投資資金來支持。
圖表3 技術視角下的金融需求
科技企業的發展會經歷孵化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這四個階段。
在不同的階段中,科技企業有著不同的階段性融資需求。
在孵化期中,科技企業對融資數額的需求不大,但是因該階段投資科技企業風險高,導致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較窄,缺少起步的原動力。
在初創期,科技企業因缺乏信用、缺乏可進行抵押的有形資產,會面臨融資困難的問題。在成長期中,企業技術風險下降,前景明朗,但隨著市場需求的擴大,生產規模也要緊接著擴大,對資金的需求進一步增加。此時,企業所面臨的困難是難以獲得大量低成本的資金支持。
在成熟期中,企業結構較為穩定,擁有一定程度的資金和實物資產積累,融資能力較強。此時,科技企業既需要對生產進行大規模投入來實現規模經濟效應,又需要持續對科技研發投入來保持行業領先,因此,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更加的多元化,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資金需求。
在企業視角下,科技金融的核心是根據其不同成長階段的金融需求,創新金融工具,聯動區域金融資源,撬動社會資本。
科技型企業具有缺乏抵押物、收益不確定性高、成長潛力大等特點,傳統銀行借貸無法滿足其融資需求。
立足于支持科技企業的科技金融需要“懂金融”。
所謂“懂金融”指的是各類型金融機構利用金融資源為科技創新企業量身定制包括科技增信、科技融資、科技保險等一系列金融創新產品,有針對性地向科技創新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為科技創新企業拓寬資金來源,降低融資成本。
圖表4 企業視角下的金融需求
科技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科技產業已經具備一定規模,但距離完成真正實現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任務仍然很長一段路要走。
我國目前科技產業打造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幾個痛點:
第一,產業聚集性不強;
第二,引領帶動性不足;
第三,產業層次不高。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目前我國半導體產業基本的技術體系已經構建,實現“替代-創新-引領”的轉變是下階段主要任務,但在整個產業的打造以及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
首先,與美國相比,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聚集性較低,龍頭產業較少。
產業的分散使得半導體的生產沒有實現規模最優,導致產能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制造產能僅占市場總量10%多一點,但是市場需求占全球市場的28%。
其次,我國半導體產業層次不高,核心技術與外國差距大。
目前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主要涵蓋了五個領域:設備(光刻、離子注入等)、設計軟件(EDA)、芯片設計和集成器件制造(DES&IDM)、晶圓代工廠、以及封裝測試。
其中,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基本活躍在芯片設計和集成制造這一領域,它的產值占據半導體行業總額的71%。
我國只在低端領域——封裝測試才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在其他高端領域幾乎沒有優勢,與美國差距非常大。這使得原材料和設備自給率不足,依賴進口,從而導致半導體行業易受打壓,陷入發展困難的境地,面臨嚴峻挑戰。
在產業視角下,科技金融的核心是立足區域發展需求,通過產業布局、載體打造到項目落地等方式,實現科技金融服務覆蓋科技產業的全生命周期。
科技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核心是通過龍頭帶動和集群發展打通市場端和資金端。
立足于培育科技產業的科技金融需要“懂產業”。
針對現階段產業聚集性不強、引領帶動性不足、產業層次不高三大痛點,科技金融參與主體在產業規劃的過程中,既要高瞻遠矚,又要結合區域實際情況,綜合運用政府手段與市場手段推動項目的落地與持續發展。
具體來說,針對聚集程度不高這個痛點問題,可以通過投資布局的手段來完善產業空間結構,如通過建設創新園,對科技產業進行全面激活,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基于區域規劃的產業集聚。
對于產業層次低的問題,則可以通過強化科技載體的運作來解決,如積極引導風險資金進入科技產業,形成與科技產業配套的一站式科技金融支持體系,為科技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提供持續性的資金。
對于行業引領性不足、缺乏龍頭企業的問題,科技金融企業可與政府合作,對優質產業項目進行投資,推動優質項目落地,加速研發進程,形成技術領先優勢,為龍頭企業的出現和發展提供合適環境。
圖表5 產業視角下的金融需求
注釋:
[1]出自《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