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研究:
博爾森咨詢人才研究院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聯盟的協助下,收集人才政策文件229份,分解重構人才政策條款2900多條,對各地人才政策進行量化分析。
在對政策文本進行解構和量化分析的同時,博爾森咨詢人才研究院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聯盟為本研究設計了《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研究報告(2018)》調研提綱,走訪了大灣區近20個政府人才工作部門,針對當前大灣區人才工作進行訪談。同時,本研究還訪談了產、學、研各領域多位高層次人才。
致謝:
感謝參與本次“人才政策研究報告”調研的政府人才工作部門;
感謝為本次“人才政策研究報告”提供幫助的業界與學界的伙伴們;
感謝二十五年來支持博爾森咨詢的客戶們;
感謝粵港澳大灣區人才發展聯盟的成員們;
感謝博爾森咨詢人才研究院中專業的研究人員們;
特別感謝大力支持本研究的廣州市海珠區委組織部、深圳市南山區委組織部。
目錄
一、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已深深卷入“人才大戰”
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新政各顯神通
三、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痛點洞察
痛點一:人才住房政策乏力,人才住房需求難以滿足
痛點二:優質學位不足,子女入學政策無法全面兌現
痛點三:人才基金運作成效差距明顯
四、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亮點探究
亮點一:創新創業人才政策千帆競發
亮點二:因地制宜設立人才基金,開辟人才發展資源
亮點三:人才落戶政策已從降低落戶門檻轉變為提高服務效率
亮點四:子女入學政策于困境中尋出路
亮點五:人才醫療保障政策不斷優化升級
亮點六:采取多種措施落實人才公寓政策
五、粵港澳大灣區部分地區人才政策特色
(一)深圳南山區——科技創新高地品牌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二)廣州海珠區——建設國際人才島,打造創新新引擎
(三)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加速城市轉型,技能型人才和創新人才兩手抓
(四)中山市——以用為本,破除僵化人才舊機制
(五)江門市——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以房引才力度大
六、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政策發展趨勢
趨勢一:人才政策的國際性和戰略性傾向更加明顯
趨勢二:以地區需求為導向,人才政策呈現個性化特點
趨勢三:以人才需求為導向,服務全鏈條化和普惠化
趨勢四:激勵方式多元化,激勵力度合理化
趨勢五:人才政策實施端口趨于統一,不斷向線上轉移
趨勢六:人才工作數字化轉型,人才工作效率增強
趨勢七:人才政策閉環管理意識強化,人才工作質量提升
趨勢八:人才工作區域內合作不斷加強,人才競爭趨于有序
一、粵港澳大灣區各地已深深卷入“人才大戰”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為爭奪第一資源,近年來中國內地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才大戰”。2016年4月,深圳出臺降低人才落戶門檻政策,打響了新一輪“人才大戰”的發令槍。2017年初,武漢提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工程”,應屆畢業生成為爭奪焦點,“人才大戰”進入第一階段。2017年4月開始,隨著南京、成都出臺人才安居政策,住房保障成為“人才大戰”第二階段的競爭焦點。2017年底,鄭州、廣州、北京等地出臺綜合性人才政策,“人才大戰”進入戰略性人才政策競爭新階段。
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相繼出臺人才政策。從市級政策來看,廣州和深圳是全國的先行者。早在2011年,深圳推出了針對海外人才的“孔雀計劃”;廣州則在2016年對其2010年的人才政策進行了更新,主要依托產業發展聚集產業領軍人才;珠海、佛山、東莞等地也不斷加大對人才的激勵力度,以期在“人才大戰”中處于有利地位。
在內地“人才大戰”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香港和澳門也積極行動,以獨特方式加入這場“人才大戰”。2018年1月,澳門特區政府正式發布了《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從多角度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澳門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中心指“世界休閑旅游中心”,一個平臺指“區域商貿服務平臺”)奠定基礎。2018年5月,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了《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香港特區輸入海內外科技人才提供便利。
二、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新政各顯神通
在“人才大戰”演進過程中,粵港澳大灣區各地不斷推出各類人才新政。從數量上來看,部分地區人才政策出臺數量較多,但人才政策出臺數量與其競爭力并不完全成正比。
圍繞 “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目標,粵港澳大灣區各地通過多種措施從人才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用等環節進行人才激勵。人才引進環節中,安家補貼是大灣區各市、區采用的主要激勵措施,旨在解決人才及創辦企業的落腳問題,是人才引進環節中關鍵一步。人才培養環節中,大灣區各市、區主要采用經費支持、人才評選獎和研修津貼三種激勵措施。人才留用環節中,激勵措施多樣,涉及人才各類需求。